首 页 | 运河概况| 党建资讯 | 运河在线 | 领导言论 | 时代先锋 | 干部工作 | 基层党建 | 组工信息 | 电教园地 | 党的基本知识 | 经验交流

好人谢清洁---记沧州市运河区北环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03月20 【字体:

好人谢清洁---记沧州市运河区北环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新闻特写:

    有这样一位老党员,153次获得学雷锋标兵、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60次助残、扶困,个人公益捐款累计20万元;她一天要为群众“跑”上10来件事;她将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她,就是沧州供电公司退休职工——  

好人谢清洁  

本网记者 焦军利 通讯员 周敏 

    68岁的沧州供电公司退休职工、老党员谢清洁,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好人。在她的生活中,除夕去福利院包饺子;“六一”为福利院、幼儿园、学校的孩子过节;“七一”缴纳一笔特殊党费;秋天开学前为辖区贫困家庭孩子送学杂费……谢清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坚定地沿着雷锋的脚印一路走来,她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她把爱洒向了需要帮助的一个个角落…… 

“这里的孩子让人心疼,更要多关心他们一点”  
    

    l963年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时,随军来到部队的谢清洁正赶上学雷锋的热潮。她说:“按岁数我比雷锋大一岁,我就是雷锋的姐姐,雷锋没做完的事,我要一辈子替他做。”于是,谢清洁买来了第一套理发工具,业余为干部战士理、为家属孩子理、为社会群众理、为病老伤残人理,没有节假日,不避寒暑天。 
    1981年12月,她随丈夫从部队转业到沧州电业部门工作,家还未安顿妥当,就四处打听哪儿有敬老院、福利院,谁家有长期卧床的病人,附近有没有五保户。当了解到福利院多是智障或肢残人,理发成了大问题时,她当即揽下这活儿。 
    这些人头发蓬乱、身上异味刺鼻,谢清洁不嫌弃。一个身材高大的精神病患者,每次理发又撕又打,理发裙撕坏了好几条,可谢清洁每次都轻轻拍着他,耐心地给他洗脸、洗头、理发,几次下来,这个人安静了。有一次见到谢清洁,冷不丁喊了声“妈妈来啦”,谢清洁眼泪差点掉下来。她说:““这里的孩子让人心疼,更要多关心他们一点” 。 
    退休后,她担任了公园办事处北环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街道上的事千头万绪,但到福利院理发的事从未耽搁。1996年夏天,谢清洁在测量街巷道路时,不慎摔伤了右臂。她不顾老伴阻拦,硬是拎着箱子出发了。那一次,她用绷带把肿胀的右胳膊挂在脖子上,左手拿推子,为40多人理了发,手上磨出了水泡。2005年秋天,在了解到辖区内代家园村一个叫王树森的孤寡老人,生活非常艰难后,她多次到区、市民政部门反映情况,开证明打报告,最终把老人家安顿到了福利院。去年6月,她被摩托车撞伤,住院养伤两个多月,她就联系了一位在理发厅工作的热心人,代她为残、弃、智障儿及孤寡老人理了两个月的发。第三个月,她拄着拐杖到福利院去理发。今年春节,听说家属院中一名离休老干部患重病住院,好长时间没有理发,她带着理发工具来到病房里,每隔20多天,就为这名老同志理一次发。多年来,她义务理发上万人次。 
    屈指算来,这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26年的春节里,没和家人好好地吃过一顿团圆饭。 

“谁家过不好,我心里过不去”  


    “今天是周六,一是清晨4点去福利院为大家理发,59人次;二是带了西瓜,让工作人员分给大家吃;三是8点回到居委会上班;四是去辖区转一圈;五是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六是去家属院收卫生费;七是‘六一’给光明小学教育基金送钱……” 
    这一天,谢清洁记的事情竟有41项之多! 
    随手翻开谢清洁的一本日记,几乎每天的事情都排出十几件。从大年初一到除夕,她的每一天都是从早晨6点开始,每一天都被填得满满的。   
    1989年12月底,谢清洁从沧州供电公司退休,老伴为她买来扑克、象棋、字帖,想让她过个充满情趣的晚年,可谢清洁到北环桥社区当了一名“义务工”。后来,上级任命她做沧州北环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她主动让位当了副职。 
    谢清洁很看重这份工作,她想实心实意为大伙做事。居委会经济困难,她自掏腰包买来一台切面机,又通过十几次求援,“求”来一台电机,在1990年3月办起居委会第一个摊点。之后陆续办起30多个摊位,使近百人就业。 
    北环桥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几十年的老房子,矮窄潮湿,下水道泛味,不走进去,不会理解谢清洁付出的那份感情。辖区总共1000户,5000人,谢清洁带队一家家走,一个个谈。两个月下来,小本上记满了残疾人、贫困户、军烈属、失足青年、育龄妇女和70岁以上老人的姓名、住址、生活情况。 
    因摔伤高位截瘫的夏天龙躺在床上不能动,妻子赵秀兰长年照顾他,一家的生活靠低保金维持,女儿面临辍学。他的家门常年开着,却少有人来。 
    谢清洁来了。她先跪在床上把夏天龙乱蓬蓬的头发理干净,又掏出一百块钱资助孩子上学。以后,每三个星期,谢清洁准给夏天龙理一次发,每逢孩子开学前,她准时把学费交到赵秀兰手上。2003年夏天,一场大雨几乎淹了社区所有住户,谢清洁抓起水桶和赵秀兰一起往外淘水。躺了20年,夏天龙已视力模糊,却能从四五个人嘈杂的脚步声中听出谢清洁。他对我们说:“要是没有谢大姐,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阎瑞生家是个吃油用筷子蘸的贫困户。孩子该上学了,一家人才想起还是个“黑孩”,老母亲为此愁得心脏病发作住院。谢清洁知道后,在派出所、公安局、学校来回奔走了许多天没有结果,在列席市人大会时,她向一位副市长反映情况。孩子按时入学了。阎瑞生的老母亲说,谢清洁是俺们家的活菩萨。 
    李会洗丈夫去世,自己靠卖菜为生,两个孩子上学,在最困难的时候谢清洁送来100元钱,每逢开学,谢清洁都会准时登门。李会洗流着泪说:16年了,谢大姨一直供俺老大到中专毕业,又供俺老二上了高中,过年过节还送吃送喝,真比俺亲爹亲娘还亲。 
    刑满释放的张春光、吴志新不被人们接纳,谢清洁不辞辛苦给他们找工作,帮他们化解家庭矛盾,让他们重新开始新生活…… 
    许多居民不叫她“谢书记”,叫“谢姨”。谢姨走在街上,常有人拦住她跟她反映问题。 
    不累吗?谢清洁说:“也累,可谁家过不好,我心里过不去。” 

上图:福利院里,谢清洁(左一)为老人送上安慰糖。


爱岗敬业,岗位闪光 

    1981年底,谢清洁随爱人转业到沧州电业局,在机关食堂担任食堂管理员,主要负责食堂所需物品的采购,她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只要是食堂的活儿都抢着干,每天清晨为了给食堂就餐职工买平价果子,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下雨下雪,都五点多钟起床到粮店果子铺。买回油条、烧饼后,再帮着卖到职工手中,然后才匆忙赶回家中吃早饭。午饭和晚饭都是在职工吃完饭后和炊事员们一起打扫完卫生才回家的。 
    为了让单身职工既省钱又能吃好,她经常和单身职工聊天,了解他们喜欢吃什么,对伙食有些什么要求,有时候从家里拿来一些自己腌的小菜给同志们换换口味,千方百计的调剂好职工的伙食。她总觉着年青人独自在外工作不容易,没有亲人照顾,自己这个共产党员应该主动去照顾他们,让他们吃饱吃好,做他们的贴心人。以前食堂星期天都只开两顿伙,饭菜简单又很单调,食堂的其他师傅星期天轮换着休息,她不休息,到了星期天还是照常给做三顿饭,每个星期换着样给包一次水饺。看着单身职工高高兴兴的吃着水饺,她心里觉得挺高兴。有一年十月,有个单身职工生病了,她想给做一顿病号饭,可是正赶上下大雨,食堂里没有合适的东西,她就骑车回到家里,拿来了挂面、鸡蛋,为生病的职工做了一顿可口的病号饭。 
    为了让职工又省钱,又能吃得好,她天天早起为职工买早点,再骑车到郊区集市上采购又便宜又新鲜的蔬菜。食堂用过的面袋子都一条条翻过来再仔细的清扫一遍,仅这一项每年就为食堂节约几百斤面粉。 
    有一次食堂需要羊肉,大师傅叫她在附近的小王庄市场上买。她想这样虽然路程近些,但价钱贵,还是多跑点路,到市里去买。买了20多斤羊肉,为职工食堂节省l0多元钱。 
    还有一次,去买猪肉,价钱是1块2一斤。那位卖猪肉的师傅悄悄对她说:“这么好的肉才卖l块2一斤,我给你开l块3的发票,行吗?” 谢清洁坚决地说:“不行”。那个人很奇怪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我还少见,你真了不起呀!”我经常这样想,领导上交给我这项工作是信得过我,我就要以自己的党性和良心把工作做好。 
    有人对她说:你整天那样干也没有人说你好,你何必呢?自找苦吃。她却说:个人吃点苦算什么呢?像我这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能为党做点实际的具体工作,为职工办事,就要为职工的切身利益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办好。后勤服务工作做好了,一线的同志们才能更好的工作,我同样也是为企业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到电厂食堂工作后.单位上给她配了辆“28型”的自行车,对她来说这辆车太大了,骑不了,自己买了辆“20型”小自行车,用来为食堂买油、盐、酱、醋、菜。后来随着就餐人员的增加,小自行车就嫌小了。买上百十斤菜.就得驮两次。为了方便食堂,为了给单位节省,她又花了三百多元钱买了一辆小三轮车。 
    自从有了两辆“专车”后.又对它们进行了“分工”:小批量、轻载,用“20型”车;大宗货物,重载.用三轮车。 
    一次,她用三轮车驮着六、七袋面粉,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不明真相的过路人,对她指手划脚的说这个炸油条的个体户真卖力气! 
    几年来,谢清洁就是用这两辆“专车”,风里来,雨里去,为食堂采购,为施工人员送饭、送水……。车子坏了,小毛病自己修,就是送到修车铺去修理也是自己掏钱,仅修车一项粗略计算也用了二百多元钱。 
    一九八四年春天,电业局食堂接待了省电业系统的一个会议,正在这时,她收到父亲病重的电报。过去交通不便,要做的工作又很多,她很少回去探望年迈的父母。这次收到父亲病重的电报,可以说心情是很沉重的,她是多么想回趟老家,多么想回去在父亲床前尽尽孝心啊! 
    可是这次省电业系统的的会议有300多名与会人员,招待任务很重,同志们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她如果走了,繁重的采购任务就得落到别人头上,不但会给其他同志增加工作量,还有可能因为不熟悉情况而影响到接待工作的质量。思前想后,为了个人的事情影响集体的利益,不能这样干,于是她悄悄地把电报藏了起来,和同志们一道圆满完成了会议接待任务。 
    5月份,父亲病危的电报传到同事的手里,这回瞒不住了,同事们都劝她回家看看,她又何尝不想回家看一眼老父亲啊,离开父亲近30年了,这次如果不回去,很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老父亲了。可这时,省电业系统刚刚开完卫生现场会,要求各食堂限期达标,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呢?晚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一遍遍念叨,父亲,您老人家千万等我,千万等我啊!忙过这一阵我一定去看您。那些日子里我的心始终悬着,掂记着老父亲的病情,期望着老父亲能等我几天,再多等我几天,我忙完了工作就回去看望他老人家。6月份,又收到了一份电报,只有五个字“父病故,速回”。她的头一下子大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拿着电报整整哭了一夜。老伴看见她过于悲痛,就说:“你还是回去看看吧!”这一回她听了老伴的劝说,下决心回家一趟。虽然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能亲手在父亲的坟上添一把新土,这对父亲也是一种尽孝啊。可是,当她到食堂请假时,才知道食堂单身职工要回家收割麦子。左掂量右掂量,自己这一走,就餐职工怎么办?想了又想,哭了又哭,思量再三,她流着眼泪选择了工作。托老伴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寄上400元钱,嘱咐家人办好父亲的丧事。这事过去多年了,可她一提起来,心里就很疼,很遗憾自己没能见到老父亲最后一面,没能为老父亲养老送终。她所想的是,倘若父亲在天有灵,也会原谅我的。因为我不仅是父母的女儿,我还是党的女儿,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啊! 
    有很多人不理解她,说除了正常工作365天以外,每天还要早去晚回。肯定能多拿了不少的工资奖金吧?我说我的奖金工资并不比别人多。还有人说:“老谢,你一年到头这样辛辛苦苦不停地的工作,究竟是为啥呀?她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要报答党的恩情就要多干工作。我图的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本份。 ”
    1986年夏天,组织上安排谢清洁去北戴河疗养,很多人羡慕,可想到几个单身职工都回老家收麦子,可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帮他们拆洗被褥,好让他们干干净净的过夏。就这样,她放弃了疗养的机会,利用这段时间,为十几名单身职工拆洗了被褥,她说,职工们舒心的笑容,就是对她最好的疗养。 
    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大伙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去年“五一”,运河区工会组织省劳模到北京参观,她对北京有很深的感情。可是三天后,全市部署人口调查工作。谢清洁变了卦:“不去了,还有一大摊子事呢。”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时刻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是学雷锋的标兵。 
    1986年8月的一天上午,谢清洁为电业局食堂买东西,刚出电厂门口,往南十字路就看到一辆从北向南行驶的拖拉机因路面不平颠下了5袋化肥,拖拉机主没有察觉,径直向西驶去,有几个过路人上前哄抢,她赶上前去义正词严地制止了,把化肥一袋袋搬到马路的一边,请一位相识的人帮忙照看,自己骑上车飞快地追赶失主,当她气喘嘘嘘地追上失主时,已累的汗流浃背,直到这时,失主才知道丢了5袋化肥,详细的告诉失主丢失化肥的地点后,就骑车买菜去了,买完菜回到电厂门口时,失主还等在那里,他一边说着感谢,一边从衣袋里掏出几十元钱,硬往她手里塞,谢清洁对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钱我不能收。 
    这样的事情她走到那里就做到那里,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件。1982年夏天,在电厂门口一个卖冰棍的妇女摔倒在地,头上身上流了很多的血,谢清洁不但把她送到医院,替她挂号、交费、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还给找了一辆车。 
    她的大儿媳住院时,邻床的一位泊头老大娘无人照料,她就回家包来饺子、买来水果给大娘,一直义务照顾大娘,这位大娘出院时,她还给垫付了50元的住院费。 
    长期瘫痪的原电业局职工何金坡从1984年患病到去世4年中,她先后捐赠了300多元钱,还资助他二儿子上了中专。残疾人夏天龙的妻子没工作,一家三口每月靠82元福利费维持生活,孩子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她又主动承担了孩子上学的全部费用,直到孩子中学毕业。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谢清洁拿出一本很旧的《雷锋日记》:“这本书伴随了我多年,省吃俭用去帮助别人,雷锋就是我的精神动力。当年,我作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受到毛主席接见,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幸福。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做好事。”谢清洁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 
    谢清洁不是大款,40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无偿捐献给灾区和公益事业。1964年邢台地震,谢清洁将两月工资50元现金和攒了多年压箱底的50斤全国粮票寄往灾区;1976年唐山大地震,寄去l00元钱和100斤粮票;1979年四川遭遇水灾,夫妻俩将两人3个月的工资共300元寄往家乡长滩镇;2000年河北省大旱,谢清洁捐款3000元…… 
    在谢清洁的笔记里我们看到这样的记载:1998年捐款22次,金额5100元;1999年捐款26次,金额5210元;2000年捐款30次,金额5623元;2001年捐款36次,金额5820元;2002年捐款47次,金额5783元……近几年,一看到媒体助学、扶贫的活动,她就骑着三轮车往报社跑,300元、500元、1000元地送去捐款。 
    至今,她还资助着许多特困家庭。她说“我拿出一点钱,尽自己所能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说不定就改变他们的一生,我觉着值!” 
    可谢清洁对自己和家庭却十分“抠门儿”。老伴最怕她买菜,因为她总是买最便宜的; 一件袖口处打着补丁的红色绒里休闲棉袄,已经陪伴她10年;一双有3个补丁的棕色皮鞋,被儿媳妇扔掉她又拣回来。  
    提起这些,老伴黄佐炽一脸的无奈:“老谢上了年纪,整天四处跑,车子骑坏了两辆。那天,新买的电动三轮车丢了,她急着去运河区国税局办事,就打了出租,回来时舍不得再打,好几公里一路走回来,腿疼得受不了。咳!整天疼别人,就是不疼自己。”  
    社区书记邱玉生说:“谢书记给社区买办公用品从来不报销。我们社区没有一张小广告,这都是她把小铲子和水瓶放在三轮车上,一看到非法张贴的小广告就带头清理……” 
    一件件的事,一份份质朴无华的爱,谢清洁在付出中感受着幸福,这幸福来自于荣誉。在这位老人无私的大爱中,我们看到一颗共产党员的心。 
    有人说她傻,她觉得自己傻得对。  
    “我现在有条件,就捐钱捐物,以后,有可能的话,我要把自己捐出去!”谢清洁笑着说。 

    常年的奔波劳累,谢清洁身患关节炎、心脏病、失眠等疾病。1998年,谢清洁因白内障做手术。第二天,她一只眼蒙着纱布就上班了,大家都劝她休息几天,她却说:“我一躺下,满脑子都是活儿,还不如来上班。” 在荣辱利害面前,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无数次选择。谢清洁每一次选择,都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每一次选择,都是她对自己人生信念的一次坚定。在她心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大伙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当我们走进她的故事,走进她的家庭,走进她的内心深处,真实的谢清洁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260次20万元的捐款;一抽屉没报销的发票;为工作骑坏骑丢了4辆三轮车;操劳过度落下浑身毛病…… 
    谢清洁珍藏着l50多个荣誉证书:全国先进、学雷锋标兵、省级劳模……荣誉,她归功于集体;动力,她留在心中。每次获奖归来,她总是把证书认真收起,而奖金,一次次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组织。不善言谈的谢清洁说:“这样的生活让我快乐。”她的快乐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 
    在付出中她又得到了许多。她总觉得,党和人民给她的太多,自己做的还太少。     
    一串数字,一片赞誉,一句承诺。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老人内心深处的纯粹与善良,一位共产党员毕生追求的境界和理想,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那种光荣与高尚,一种支撑和力量。 

2017 中共沧州市运河区委组织部 冀ICP备14007551号-1 版权所有 管理入口
办公室:yh3053520@163.com 组织科:yh3053688@163.com 干部综合科:yh3053519@163.com
研究室:yh3171150@163.com 电教中心:yhqdj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