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把一生献群众”---追记河北省晋州市吕家庄村原党支部书记高能权
时代先锋:追记河北省晋州市吕家庄村原党支部书记高能权 进入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吕家庄村地界,眼前景象让人惊喜。一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两旁,是茂密的千亩梨园,这里的鸭梨远销东南亚、欧美。绿树掩映下,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进入村内,街道整齐、店铺林立,犹如一座小城镇。 曾经的破败不堪,已随岁月飘逝。现在,吕家庄村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集体资产50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880元。 吕家庄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村党支部书记、人称“老抠”的高能权功不可没。在长达半个世纪里,他带领村民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创造了一个富裕、文明、祥和的新吕家庄。今年1月23日,这位92岁的老人,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村民说:“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摊上了一个思想不落后的好支书” 吕家庄村6000多口人,6000多亩地,没矿产,不靠山,不挨水,过去是一个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的平原村落。 村民说,他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摊上了一个思想不落后,能跟上形势的好支书高能权。 “老支书好学习,懂的政策多,工作方法也多。”吕家庄村委会主任高海秀说。几十年来,高能权一直坚持每天看报读书。他说:“当干部,不了解政策不行;发展经济,不了解市场不行。”就是在去世之前,他还在学习省里建设农村新民居的相关规定。 在全国农村“吃大锅饭”时,高能权提倡“三包一奖”,即包工、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别人忙着分田,他却立足村里实际,和乡亲们一起选择走集体经济道路。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坚持“无工不富”,四处跑项目、买设备、求人才,陆续开设了纺织厂、五金厂等十余家集体企业,让2500多名村民就近上班。 发展市场经济不落趟,他带头支持私营经济发展。如今,村工业小区有13家个体企业入驻,甚至韩国企业也在这里设厂,养殖小区吸引了36家养殖户,搞起规模化养殖。工业发展的同时,他不忘反哺农业,村集体先后补贴农业资金600多万元,建成3000多亩优质麦育种基地,2000亩谷子和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以及1000多亩的标准化鸭梨生产基地。 如今,村集体有运输车、联合收割机和农业机械上百台件,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节水农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高能权说:“乡亲们都过好了,说明我们这些村干部称职了” “俺们老支书是有名的抠。”村民高海丰回忆起高能权,印象中没见过他穿过啥新衣服,家里的电视机至今还是黑白的。 “有次和他一起出差,我饿了,就多买了个饼,超过了餐补,他就让我自己掏钱,不给报销。”村民李桂贞至今记得这一幕。 一次,儿子急着送生病的母亲去医院,背着他用了公家的车,高能权知道后补交60元钱。一个表亲因为要半米宅基地被他拒绝,三年不同他说话。“宁欠亲人情,不冷众人心。”这是高能权的原则。 不贪、不占、不浪费、不乱花钱,大到工程招标、项目引进,小到日常开销,村集体的一分一厘、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被高能权看得严严的。 “老支书抠,那是对自己,对乡亲,对公益事业,那是大方得很。”吕家庄村人说起高能权,话语间充满了爱戴和敬重之情。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村里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高标准的教学楼、幼儿园;为了使乡亲们也能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里新建一座文化活动中心,购置了各类健身器材;架设有线电视、装电话、修路、安路灯、建水塔、设保健站……只要是能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事,高能权都去干。 2009年,高能权请专家搞了一个发展规划,目前第一批4栋高标准的住宅楼已经完工,分到房子的村民正忙着装修。如今的吕家庄村已真正过上了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在高能权的带领下,吕家庄村村风清正,民风淳厚。几十年来,这里没有发生一起因干群矛盾引起的上访案件。 回忆起老父亲,女儿高秀荣说:“我曾问他,你为公家攒了几千万,自己却穿旧衣、吃粗饭,累得半死,苦不苦呀?他说,苦啥呀,乡亲们都过好了,说明我们这些村干部称职了。” “我情愿把一生都献给群众,给吕家庄。”去世前几个月,他还主持制定了村发展新规划:制帽厂规模扩大1/4,种子种植培育基地扩大1000亩,继续建设配套齐全、可容纳2000户村民的住宅小区…… (责任编辑:高雷)
2017 中共沧州市运河区委组织部 冀ICP备14007551号-1 版权所有 管理入口 办公室:yh3053520@163.com 组织科:yh3053688@163.com 干部综合科:yh3053519@163.com 研究室:yh3171150@163.com 电教中心:yhqdj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