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
——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摘登
编者按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落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任务,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月16日至17日,全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会议在衡阳市召开。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15个单位和个人作了典型发言或书面交流。本报对其中部分经验交流发言予以摘登。
创新学习模式 加快科学发展
童名谦(衡阳市委书记)
近年来,衡阳市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总揽,积极探索以“送学、讲学、督学、用学”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模式,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提振干部精神。
面向基层送学。我们面向基层,广泛开展送书活动。一是市委带头送。每年春节前夕,市委都要给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送书,已先后赠送《把信送给加西亚》、《沉思录》、《读有所得》等书籍,共计2万多册。二是单位统筹送。各级各单位统筹购买各类书籍,赠发给党员干部学习。三是对口帮扶送。我们把村和社区图书室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每年组织400多个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结对帮扶。
打造品牌讲学。我们创办了“石鼓书院大讲坛”,打造极具书香气息和衡阳特色的学习品牌。把讲坛细分为名家讲座、书院寻道、荧屏纵论、报拾人文、经典回眸等五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板块。先后邀请余秋雨、于丹、纪连海等名家来衡讲学,受到热烈欢迎,每次讲座都是一票难求。
健全制度督学。我们不断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项制度。坚持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辅导、组织一次讨论、形成一些共识的“四个一”日常学习制度。坚持分级考核全市所有党组、分期考试所有党员干部,评选十佳学习型单位、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党员的“两考四评”成效检验制度。还坚持了“两比一看”成果展示制度。
突出发展用学。我们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思索、在实践中破题。坚持以学立德。通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市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当成修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坚持以学增智。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共识。坚持以学创业。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心打造“千名书记讲党课”品牌
李志坚(岳阳市委副书记)
岳阳市扎实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活动,通过“抓书记、书记抓”,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宣部、中央学习办推介了开展这一活动的经验,被省委学习办评选为“全省优秀学习活动”。
书记领学让学习“兴”起来。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市委书记黄兰香在廉政建设培训班和市委学习中心组,分别讲了“坚守从政道德”和“永葆纯洁、享受幸福”的廉政党课,市委其他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讲党课。全市各级各单位党组织书记纷纷将讲党课作为“必修课”,近几年,每年参与“千名书记讲党课”活动的书记都在千人以上,听课党员干部群众达50多万人次。
围绕大局让学习“实”起来。岳阳以讲党课、讲形势政策、讲发展等为主题,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以座谈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党校修养、形势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发展战略等。在“千名书记”带领下,20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进千家门、解千家困”,几十万党员干部自觉加入“义务协调员”、“义务信访员”行列,积极调解社会矛盾,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创新形式让学习“热”起来。岳阳在讲党课中,每年组织1000多名书记参与“普遍讲”,选拔优秀选手“集中赛”。为把活动组织好,市委分管领导多次参加讲党课活动,组织专家对讲课情况进行评议。并在市属媒体推出“千名书记讲发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系列访谈,在全市形成“赛党课、比学习”的浓厚氛围。
机制保障让学习“定”下来。市委将讲党课活动纳入民本岳阳绩效考核,与各级各单位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评挂钩,与主要领导干部年度业绩考核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对活动先进组织单位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细化“三型”要求 推进“四化一考”
刘进能(常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型政党”建设的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四化一考”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明了方向。
强化“四化一考”学习型内涵。进一步体现学习理念的时代性。在学习方向上,强调把科学理论武装摆在首位;在学习组织上,强调全员学习和团队学习;在学习时效上,强调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终身追求;在学习机制上,强调用制度保障学习常态化。把握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打破学习中的“实用主义”,既突出知识技能,更突出科学理论,不以偏概全;防范学习中的“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既强化书本知识,更强化社会实践。讲究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建立开放的学习渠道和学习平台,紧扣“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主题设计学习项目,通过实践基地东方红会馆等新载体,把学习、体验、实践、思考融为一体,让广大党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践体验、提升自我。
明确“四化一考”服务型使命。着力加强学习指导服务。注重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需要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组织的特点,设计活动载体,开展分类指导。着力健全学习服务体系。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大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为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服务。着力改进学习服务形式。采取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和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为党员干部提供更多即时、便利、有效的学习服务。
赋予“四化一考”创新型品质。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到“四化一考”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全过程。为创新型个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把个人当成创新主体,把培养创新型个人作为推进创新型社会的核心,努力深化“四化一考”。为创新型组织的完善拓展新路径,抓住组织化、全员化学习这个纽带,使党员在组织化学习中明确学习愿景、积极融入组织,使党组织充分反映民意、汲取民智,推动党组织和谐发展。为创新型社会建设凝聚新合力,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引导党员和党组织顺应全市人民的愿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建设实践基地 推动学习拓展
丛培模(益阳市委副书记)
益阳市委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实践基地为抓手,推动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把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来抓。2012年上半年,我市山乡巨变学习体验中心被确立为全省首批学习型党组织实践基地后,我们把基地建设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来谋划、部署、推进。基地紧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主题,贯穿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互动学习理念,让广大党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践体验、提升自我。基地从选址到内容设计,从学习体验到成果转化,都是以实践为主线,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
按照“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设计学习实践项目。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着力抓了3个重点:在整体思路上,注重实践、力求实效,关注三农、打造特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实现轻松学习、快乐体验,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支部学习的第一选择、社会考察的第一去处。在项目设计上,重点抓了学习感悟场、实践陶冶场、文化体验场、拓展训练场4个场地建设。在运营模式上,坚持“省领导、市主导、党政推动、市场运作”思路。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修缮改造了1000米果蔬走廊、100亩梨园,新建了山乡巨变展览馆、清溪讲堂、农家客栈等。省级以上和市本级的公务性体验班以及党校行政学院主体学习班均不收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
注重发挥基地在服务益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前期运行情况看,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党员干部受教育。已接待省内外学习体验学员近1万人次,使党员干部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以学习力的提升来增强凝聚力、激活创造力、夯实执行力。二是受到上级领导肯定。省委领导梅克保、郭开朗、许又声以各种方式对基地建设给予指导和肯定。省委学习办主任肖君华认为,我市实践基地具有“基础条件好、建设思路好、发展前景好”等优势。三是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学习体验中心的建设,为山乡巨变第一村增添了人气,盘活了旅游文化资源,扩大了益阳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学习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钱得喜(怀化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我市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修课程,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增强群众工作意识,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一是坚持市委中心组带头学。把党的群众路线列为重点学习内容,组织集中学习,邀请专家辅导,进行认真研讨,深化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认识,形成了抓群众工作就是抓中心工作、抓维稳工作、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是抓科学发展、促社会和谐的共识。二是实行党员干部轮训学。举办群众工作专题研讨班,组织专家对乡、村班子进行轮训,提高群众工作技巧。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学。组织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老党员与年轻党员结成帮学对子,围绕做好群众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帮学助学。四是现身说教启示学。组织评选“十佳群众工作者”,并组成报告团作巡回报告,帮助党员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立足基层实际,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推行“田间课堂”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宣讲,用朴实的语言把科学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推行“民情日记”工作法,实行“民情日记”记载制度,促使干部下基层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推行“一人学一技”工作法,在乡镇干部中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并开展“送技下乡”、“送技带农”活动,形成乡镇干部“学一技、联一户、帮一批、带一方、富一片”的生动局面。推行“零距离”工作法,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恳谈、“零距离”服务、“零距离”下访、“零距离”调纠,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机制,实行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县处级以上机关单位包干联系一个企业或村,每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示范点或产业项目,每位干部职工帮扶一户特困农户或一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解决建设施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机制,市直52个职能部门完善了权力规范运行制度,简化办事流程,入驻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窗口单位服务满意度回访制度。建立健全考评机制,采取践诺测评、一线考评、群众评判等方式,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为民办实事”公开承诺活动,定期开展践诺测评,评议结果同年度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挂钩。
立足“三个创新” 促进学习创建
陈竞(慈利县委书记)
慈利县委立足“三个创新”,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主要做法是:
创新机制促进学习。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学习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坚持把学习与工作内容挂钩,要求各单位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学习规划,明确具体学习内容。坚持把学习与干部培养使用挂钩,将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作为干部使用的常态渠道,形成倒逼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坚持把学习与党建评价挂钩,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内容。
创新形式互动学习。通过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实效。坚持请进来,在讲坛上学。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专题讲座,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课。坚持沉下去,在实践中学。县级领导带头把学理论与搞调研、谋发展结合起来,人人到乡镇办点示范,做到每年完成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办好一件实事。坚持走出去,在比较中学。近3年来,先后组织38批800多名干部赴长株潭、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
创新手段保障学习。突出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断完善学习制度,搭建学习平台,强化经费保障。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个人自学、定期研讨等制度。二是搭建学习平台。加强县委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师资力量,把县委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先后建成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300个、文化共享工程站点42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心39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和680所农家书屋,乡镇有线光缆联通率达80%,基层党组织基本做到了活动有场所、培训有设施、学习有设备。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慈利党建》等媒体,开辟学习专栏。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安排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实行专款专用,为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制定了学习奖励办法,对取得学习成果的,给予一定奖励。
坚持“四注重” 实现“四增强”
李赛斌(娄底市审计局局长)
娄底市审计局围绕“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廉政型机关”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做好新形势下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注重转变观念,增强学习自觉性。树立“抓学习就是抓方向,抓学习就是抓发展”理念,推动机关提高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水平。一是班子带学。发挥局党组中心学习组龙头作用,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季一次集中讨论、每年一次集中述学。二是全员参与学。鼓励大家立足岗位参加各类培训和专技资格考试,推动全员学习。
注重创新载体,增强学习多样性。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学习针对性、提高学习吸引力。高标准打造优学载体,先后邀请省以上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7场,选送65人到南京审计学院和上级审计机关接受教育培训。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演讲比赛、巡回宣讲、学习竞赛等活动,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五个一”主题活动。有效构筑交流载体,建立交流共享平台,把局班子成员分到机关党小组参加学习讨论,把讲坛讲义、学习心得等资料集中存放干部学习档案,供展示交流。
注重健全机制,增强学习规范性。严格管理,推进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硬性促学机制。每周五开办“审计讲坛”,现场抽签确定主讲人,“倒逼”干部时时处于学习状态。落实量化考核机制。落实网上学习制度,每半年通报一次学时学分,并把考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推行刚性导向机制。把学习情况与先进科室评比和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挂钩。
注重联系实际,增强学习实效性。把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化为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引擎。审计绩效得到提速。近3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450个,查出各类违规违纪金额48.3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33亿元,移送纪检、司法机关案件13起、涉案人员17人。“免疫”功能得到提质。把廉政建设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审计监督导航功能、审计环节链接功能、审计要素合成功能大大增强。
把学习“软实力”化为发展“硬实力”
宋占波(铁建重工党委书记)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坚持把学习“软实力”化为发展“硬实力”,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学习型企业创建,实现了企业科学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创新“三种学习理念”。我们以创新理念为切入点,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等重大会议精神,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实现科学发展,企业就在状态;不能科学发展,企业就处病态。树立创新驱动理念。使党员干部认识到:自主知识产权就是企业的“主权”,也是企业的“政权”。树立人才强企理念。党员干部形成了“智者足兴、力学者盛”的共识。
提高“三类主体素质”。我们围绕强化“三类主体素质”,把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的坐标,定位在高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上。注重提升班子领导力。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为龙头,以创建“四强”党组织为目标,积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有效提高了党委决策水平。注重提升党员带动力。深入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小组、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提升了企业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以及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党员成了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注重提升职工创造力。出台《职工素质建设五年规划(2010-2014)》,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为建成我国高端大型制造企业植入了高品质的“技能基因”。
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实施专业发展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学堂、讲堂延伸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难题中,让干部职工既做知识的“存储器”,更做知识的“处理器”,使学习这个“软实力”成为发展的“硬实力”。二是实施品牌制胜战略,占领市场制高点。在学习力的引领下,公司的创造力明显增强,2010年7月生产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成为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领跑者,创造了“中国第一”速度。三是实施技术支撑战略,推动管理精益化。出台《2010-2015年技术进步规划》,通过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引导干部职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形成体制、研发、产权、激励“四个支撑”。
让学习成为引领发展的力量源泉
李朝晖(邵阳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人这一辈子,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对于读书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不同的感悟。我的体会有三:
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就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的常态,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三时六常”读书法,在学习中充分利用“三时”:下班时、节假时、开会时;坚持做到“六常”:常订阅、常剪辑、常摘抄、常背诵、常应用、常归集。每天下班以后我总要在办公室多待个把小时,浏览当天的报纸杂志,剪辑摘抄精品文章;双休日,我基本上要抽出一天左右时间用于学习;长假期间更是我读书学习的好时光,几乎每年春节长假,我都是在办公室读书看报中度过的。我多年养成了一个读书习惯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看到名言警句、精辟论述总是随时记录,对于重要政治文献,不仅逐字逐句反复研读,有时还会全文抄录。这些年来,我作的读书笔记有400多万字。
让学习成为共同追求。2008年6月,我通过公开选拔由娄底市地税局副局长提任邵阳市地税局局长。上任伊始,我就在全局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读书学习向我看齐”,同时公开承诺每年到每个县市区局作一次专题讲座,每年作不少于20万字的读书笔记;每年撰写不少于30篇的各类文稿,在全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省地税局对我局读书学习给予了“个人带动班子、班子推动系统、系统影响社会”的高度评价。我局读书学习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市各级组织、宣传部门的充分肯定,20多家国内、省内主流媒体作了广泛宣传推介。
让学习成为力量源泉。通过学习引领发展,我局税收规模迅速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全市地税收入由2008年的11.06亿元,增至2011年的22.16亿元,3年实现翻一番。近几年,先后有7名干部考进省部级机关和省直机关,10人获得全省地税系统“十佳”称号,45人获得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2009年至2011年,我局在全市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连续3年获得第一,所属12个县市区局均在当地名列前茅;到目前为止,全市地税系统获得了34项国家级集体和个人荣誉、300多项省级荣誉。